>>LOFTER影视官方账号

善观:

佩德罗·阿莫多瓦:致女人们第101次人生坍塌的时刻


已经忘了自己是什么时候开始看佩德罗·阿莫多瓦的了,只记得他是我有兴趣去了解的第一位西班牙导演,从看过《关于我母亲的一切》之后便开始找西班牙电影来看,不知是否是西班牙语自带着敏感质感,光从台词上听来,我很喜欢演员们在处理细节时那点略微的神经质。


有些导演就是天生会拍女人,比如拉斯·冯·提尔,比如伍迪·艾伦,再比如佩德罗·阿莫多瓦。在我看来,阿莫多瓦的镜头下最玩味的就是两种思想:某种女性主义和男性视角下的某种女性主义。从这点上来说,他被人称之为“女性电影大师”当之无愧。


我深信,无论是写作者、导演还是艺术家,在创作中必须具备着雌雄同体的本能,这种本能促使他们可以随意切换面临冲突时的心境,从而上升到某种高度的和解。而身为一个男人,能将女人们内心的恐慌与焦灼洞察得如此细致,内心定源自于对人类这个物种的悲悯。


在他的电影里,死亡、背叛、被抛弃、成长的阵痛、命运的惩罚、无法挽回的失去……这些情节往往轮番上演,寻常如一场午餐或一次旅行,甚至当他用略带荒谬的方式娓娓道来时,仿佛你从一场重创中走入下一场重创,意外地,却恰好被注入了坚强的内核。


女人们在这些人生悲剧的常态中表现得更为坦然,影片中她们的自愈功能,简直像是导演一次次的致敬,致敬那些突如其来的,人生坍塌的时刻。


女孩、女人、母亲


大多数女性,似乎不可避免地要经历这三个阶段,在《关于我母亲的一切》、《胡丽叶塔》、《回归》中表现的尤为明显。


记得第一次在看《关于我母亲的一切》时也是一个雨夜,那时的心境很难想象女主人公玛努埃拉的痛苦,从坚忍地向儿子隐瞒关于他父亲是个变性人渣的事实,到雨夜意外丧子,再到后来寻找她丈夫的途中,拯救了被自己丈夫欺骗而怀孕的修女罗萨,然后是接受被她丈夫传染了艾滋病的罗萨死亡,以及带着与自己儿子同名的新生儿重新开始生活……每一步,这个女人即便被伤害着也走得很坚定。她体内的母性,甚至足够她去原谅自己那混蛋的丈夫,她予以每个曾留在自己身边的人温柔,最后让所有人好像都忘记了她苦难的痕迹。


《胡丽叶塔》恰好相反,相比较于主线上女主人公胡丽叶塔一生不断地失去至亲的过程,我看见的是她女儿一路成长中的隐忍。她默默忍受着自己母亲的忽略,家庭的僵持,同性之爱,这种隐忍甚至让她以不告而别的决绝方式了断与自己母亲的联系,我们从片中得知她的信息愈少,那种对于她成长阵痛的感受就愈强烈,片中经典的洗头场景,其实那一瞬苍老的是两个人。她的半生过得不好,可又怎样?她最终也选择了谅解。


相比较而言《回归》就显得激烈了很多,阿莫多瓦在这部片子中营造了一个女性乌托邦社会。从影片开始便是一群女人为丈夫扫坟的场景,男人们都死于非命,或者可以说,死于他们的枕边人。被父亲强奸怀孕的雷蒙黛从一开始人生就是破烂的,嫁给酒鬼丈夫之后,自己女儿(或者妹妹?)因遭继父性侵而失手杀了他,她们的命运如此相似,三代人的秘密不止于此:其实她父亲就是被母亲杀掉的。男人是家族的噩梦与诅咒,唯有清除。


我印象最深的应该是女主人公雷蒙黛坐在餐馆为大家唱歌的情景,那是她母亲教给她的歌,她唱给自己女儿听,眼含泪光,所有人被感染,或许就是因她周身无法熄灭的坚韧。


你会感慨,真的没有什么能把这些女人摧垮。阿莫多瓦有意无意地在建立一个女性的社会,女孩、女人、妻子、母亲、每一重身份,都如同一道铠甲,支撑起她们面临的多次坍塌与重建。


爱、欲望、斯德哥尔摩症


即便是很多男性主义视角的电影,好似阿莫多瓦也在诉说着女人的故事,比如《破碎的拥抱》,又比如《对她说》。看过很多遍《对她说》,总觉得那是阿莫多瓦最寂静的一部影片。


谈及两性关系,就不可避免会谈及爱与欲望。《对她说》从电影海报就很有意思,明明主角是两个男人,可海报上是两个与他们有关的女人,一红一蓝,一面清冷一面火热。那是在两段得不到回应的爱情,女性在这部电影中是寂静的,那些贝尼诺对着自己暗恋的植物人阿里西亚不断絮语的日夜,如同暗恋般令人忧伤,他需要她,即便她什么也不做,殊不知其实也一直在拯救着这个男人,这种爱让男人无法长大。


在《对她说》中,套着阿莫多瓦的另一部黑白默片《缩水情人》,被科学家女友的药水变得不断缩小的男人,为了满足女友的欲望,最后从阴道钻入她的体内,彻底与她合为一体。这个情节在《对她说》里应该是暗示着贝尼诺与阿里西亚发生了性关系,可能恰好是性的契机,让阿里西亚最终醒了过来。


他给予的爱带有欲望,可是欲望中又包含着无私。世俗的目光时常将爱与欲望想得太过复杂,可是那些执着与一个孩童想要拥有某种玩具友能有多少分别?情爱的真相,不过是成年世界中被追逐的玩具。


《基卡》被很多人评为所有阿莫多瓦电影中的top,很鲜明的阿莫多瓦式怪诞。我曾经在看完《基卡》后感慨,像基卡这样的女人,简直让人没法不爱,如果我是男人也会为了占有她而强奸她。


基卡的乐观与慈悲在我看来甚至已经到达了“佛性”的地步,她的职业是化妆师,似乎这也隐喻着她拥有粉饰所有的能力。她永远都保持着乐观,乐观到有点缺心眼,她从来不是“欲望”的代名词,而是“宽恕欲望”的代名词。哪怕她上一秒才遭受过欺凌强暴,哪怕她正面对着杀人场面,下一秒她也能坐上陌生人的车若无其事地去参加婚礼。


在这部电影里,女性的角色是绝对受害者,被杀害、被强暴、被偷窥、被勒索,但是那种“活在当下”的乐观,足以把所以如同脏水般泼下的噩运,统统抛之脑后。不为放在心上的痛苦,就不能算做痛苦,这算不算是阿莫多瓦赋予这部电影里女人的又一项特异功能?


在《捆着我,绑着我》中,阿莫多瓦展示了爱的扭曲。片中的女人爱上了束缚他的人,当女性的爱情转化为一种危机,更是易令人感受到人性深层次的孤独。我们常说的斯德哥尔摩症候群,似乎大多时候对象都是女人,只因女人身体的弱小决定了更容易被俘获,但正是因为这种弱小促使她们更容易屈从于被迫害的环境,有斯德哥尔摩症个体更具有生存优势。


从阿莫多瓦的视角中,女人们能迅速接受命运推过来的一切,甚至有时会主动拥抱。或许,这本身就是就是一种强大。


魔幻、荒诞、疏离


在阿莫多瓦早期的电影中,你能多次看见人类的兽性。乱伦、强暴、变性、变异……画面诡谲艳丽,一遍遍挑战着你的道德底线,还让你猜不透下一秒会发生什么。


很奇怪,比如《黑暗的习惯》这部电影,我记忆最深的竟然是片头长达两分钟之久的街景,1983年西班牙街头的清晨黄昏与现在的并无二致,看似荒唐的事件在这个寻常的背景下发生着,故事在变,可是这个世界的底色从未更改过。


电影讲述了一群吸大麻、谈恋爱、写黄色小说、还养一只老虎的疯狂修女们,她们所拥有的矛盾人格,她们体内的善良与邪恶,电影彻底颠覆了带有宗教符号的这群女人们纯洁高尚的印象,宗教是救赎,但更多的救赎,其实源自于自己的内心。


这部电影的西班牙名是《Entre tinieblas》,意思是“明暗之间”,明暗一词很有感觉,像是在描述这群边缘化女性带有灰度的心理状态,她们依旧会有欲望、邪恶、恐慌,可能是处于本能的,她们从未被击垮,仍旧会在这种灰度中摸索前行。


在《崩溃边缘的女人》中,全片从始至终充斥着歇斯底里的火药气,燃烧的床单、仇视的眼神、不可停歇的私语,那些一幕幕不停上演的荒诞剧情,一群面临崩溃的女人们,让故事线进行的飞快,不过是个小三被有妇之夫背叛的故事,期间牵连出各种女人,把剧情搞得像一个弥漫着硝烟的战场,最后收尾在女主和过去的所有纠缠了断,在清晨回到家昏昏睡去。


这部电影的另外一个名字叫做《女为悦己者狂》,每个女人都在某个阶段为爱情做过疯狂的事情,回头才发现荒唐不已,只是人生何处不荒唐?我们后来都明白了,所有惊心动魄的爱情,结局往往也会趋于庸常。


如果你剥开层层荒诞的剧情,就能看见电影里面丝丝透露出的脆弱一面。我们总是不断忽略,这些女性电影中隐忍的主旋律。


世事如书,转眼即翻过,那种来自于母体中生而便有的隐忍,让她们即便历经千山万水,仍旧保留着独自前行的勇气,活着已是一种不易,面对一切无常,阿莫多瓦镜头下的那些女性,早已进化出了哀而不伤的内心。


那么你心中尚未崩塌的部分,又是什么?在那些该过去的过去之后,在它们成为最微不足道的往事之后,被遗忘殆尽,或是化为虚空中的尘土之后,你心中无法崩塌的那部分又是什么?


是爱与慈悲,它们来自于心的力量,无关乎外界,并能促使你继续对于世界保持信任。那不是徒劳,你要等待。


或许每个女人,一生中都要经历无数次人生坍塌的时刻,而至深的爱和慈悲,提醒着她们不要轻易被吹倒。

评论(1)
热度(212)

© LOFTER猎影人 | Powered by LOFTER